为加强我院教学建设,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,动员全系广大教师关心学生成长成才,促进学风建设,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,对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如下办法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以因材施教为目标,把教学辅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,改进院系教师教育教学方法,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服务能力。
二、实施原则
基本原则: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,是教师再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,也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,不仅能加强教学质量监控,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学习能力,也能转变教育教学思想,更新教学观念。
三、改革方向
教学改革需要主要把握三组基本关系
(一)教与学——教学观念改革上的基本关系
教与学是学校的最基本关系,涉及教师与学生,教书与学习,学校组织教与学生选择学等诸多方面,现阶段的主要抓手可以认为是学分制,学分制给予了学生选择的自由,需要把握适当的度,并给学生足够的学业指导。
(二)统一性与多样性——培养模式改革上的基本关系
培养模式往往涉及培养目标,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诸多方面。应该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两者并重,并根据具体学科,具体专业经行合理调整。
(三)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——教学方法改革上的基本关系
知识、素质、能力综合培养是教育的内在要求,所谓“师者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也”应该注意,教学为主向学习为主的转变,以课堂教学为主,向课内外结合的转变、以结果评价转向结果过程评价的结合,从而达到师生互动,课内外互通,结果过程融合的新境界。
四、具体做法
(一)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
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,在转变教育方法的同时,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,院系应将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需要阅读新课程理论的专著和相关文献,并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。要通过理论学习转变教师的七种观念,树立七种意识:
1.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,树立目标意识
2.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,树立个性意识
3.由重教师“教”向重学生“学”转变,树立主体意识
4.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,树立训练意识
5.由单向信息交流向宗和信息交流转变,树立反馈意识
6.由师生的不对等关系向平等融洽转变,树立情感意识
7.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,树立特色意识
(二)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,努力提升教学预设水平
教学是有目的,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,因此,教学过程是教学预设的结果,教学预设能够构成预期的教学过程,而教学过程的开展则包含的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现场,没有好的预设,很难有好的过程,现场环节和细节,只有好的预设才能产生好的预期教学,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事实要求,教学预设应该突出教学涉及的环节,要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,将教学预设落到实处。需要各个教研室的老师在教研室集体备课一次,讨论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,教学进度,和教材教法,重点以及难点,同时可以不拘于形式、地点和实践及时开展研讨活动。教学设计和备课重点,应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
1、要落实新课程理念
贯彻新课程理念,达到本学科、本专业的培养目标,对如何能将“知识技能,过程与方法,情感态度价值观”三维统一的目标落到具体教学环节去,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。
2、要形成新的师生关系
促使学习方式的改变,在改进过程中,让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式学习,主动。积极、充分发展,进行具体而周密的设计。
3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
形成新的教学行为的过程中,要充分显示自身优势,个性和创造性,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,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。
ag真人
2019年09月